Tuesday, November 24, 2009

人群中的抑鬱


上星期有報章以頭版位置大篇幅報道又有一名青年學生自尋短見。這一回是一位中大碩士生,是一連串自殺青年學生中,學歷最高的一位。每一次看到這類新聞,也會慣性地盡量避開;不是不關注,只是身為父母者,這份悲痛實在是感同身受。

香港過去十年每年平均有近一千人自殺。去年便有九百六十二人,比零七年增加百分之十三。政府回應說以大都市而言,這已是比其他地方為低。但在這些冷冰冰的數據背後,每一數字都代表了無數破碎的心,深深的家庭裂痕。自殺率是高是低,又有甚麼關係?已失去的,可以得以彌補嗎?

佛洛伊德(Freud)從心理分析角度解釋自殺行為,認為是基於抑鬱及對個體的一種反叛,甚或攻擊的暴力本能。著名學者史拉文(Shneidman)確立了自殺的十種現象,其中最重要的共通目的,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終止個人難以接受的感覺或意識。大都市的自殺率比較高是因為在人群中感到絕望和抑鬱是最痛苦的。年輕人和同輩或親人在溝通上有障礙,是現今資訊發達的社會裡極諷刺的現象。有了電郵,有了短訊,面對面的商談,甚至電話的問候是否少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否也少了很多?個人孤島的出現是人群中寂寞的起源,也是自殺的先決條件。

傳媒也要為大肆渲染自殺的新聞負上責任。把自殺吹噓為舉世矚目、無聲抗議的行為對年輕人來說是吸引的。希望年輕一輩明白,以自殺來解決一切不可解決的問題,當然是需要莫大的勇氣,但活下去面對這些問題的挑戰,所需要的勇氣更大,更合乎家人和社會的期望。跌倒了勇於爬起來,才是生命的光榮,生命的原意。可惜這些信息怎樣才可傳播到年輕人心中?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