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2, 2013

給練乙錚的信

乙錚兄,一向非常欣賞你的文章,但早前驚聞你的一篇大作,差點惹上誹謗官非,甚為意外。更令人大感意外的,是你所屬的報社竟然向強權屈膝,為削弱言論自由立下一個極壞先例,令人慨嘆口口聲聲堅稱言論自由尤為重要的傳媒,當面對困難要付出代價時便大難當前各自飛!

這 也許是怕要花錢打官司,也可能是對誹謗法缺乏基本常識,但結果也是一樣:言論自由的價值連打一場官司的費用也比不上!其實誹謗法並非甚麼高深莫測的法律。 基本上,誹謗法是維護個人名譽受損之法律;但如果聲稱被誹謗者本身無名譽可言,那麼雖然誹謗罪成,賠償也可以只是十元八塊。例書中便有許多著名的先例,聲 名狼藉的原告只獲得微不足道的賠償,連訟費也倒貼了。


另一必須了解之原則是,誹謗是針對虛假事實之指控。假若指控只是批評或意見,便不能構 成誹謗。例如:路人皆叫梁振英為「狼」,但明顯事實是梁振英是人,而非狼,那麼稱呼他為「狼」是否已是誹謗了梁振英?當然不是!因為指他為「狼」者只是表 達指控者的批評或意見,只是一種比喻,而非虛假事實之陳述。


我留意到你的大作中主要論調是若梁振英「涉黑」,便可能面對「雙規」。如果事實是他非「涉黑」,那當然也沒有「雙規」之可能。這可以是事實之假設,也可以是批評或意見,而非事實之陳述。那麼何來誹謗?


我一向欣賞你的詞鋒和勇氣,但對你所屬報社之處理手法卻感到心寒。也許這故事教訓我們,捍衛言論自由始終在於你和我,而非只求牟利的個別傳媒。希望經此一役後,你不會有所退縮,因為香港需要千千萬萬的練乙錚!

Thursday, February 21, 2013

普選的關鍵與障礙

昨天我在立法會提出了從政以來,第七次之普選辯論動議。回歸十六年,如何達致普選這問題一直纏繞着 香港。○七、○八過去了,二○一二也過去了;究竟問題在哪裏?我相信普選的最大障礙在於缺乏互信:中央不信任香港人,香港人也不信任中央。一○年五區公投 後,連民主派內部也缺乏互信。

今天的我們,似乎離開普選愈來愈遠!中央不信任香港人,是因為我們的背景,也因為中央相信部分香港人不接受共 產黨:普選後的香港可能更難以駕馭,有些人會搞分離主義,有些人會搞港獨運動,怎麼辦?香港人不信任中央,是因為中央是極權主義者,也因為中央表面上不尊 重香港的核心價值如新聞、言論、思想自由等;再加上差不多每天都看到、聽到內地的負面新聞:一個貪腐專橫的政府如何可信?在香港民主派內,激進派不相信溫 和派,因為激進派相信只有以激進行動才能令中央「屈服」,溫和派只會「出賣」香港。溫和派不信任激進派,因為溫和派相信激進行動只會令中央態度更強硬,進 一步分化社會,令普選更遙遙無期。

既然缺乏互信基礎,要落實普選便首先要同時給予中央及香港安全感。所以落實真普選唯一關鍵在於避免極端的選舉結果。那麼怎樣才可以達致一個既令建制派與民主派互相制衡,但同時容許主流意見當道的民主選舉制度?讓我們試看看有沒有這樣的可行方案。

擴大選委會選民基礎

先說普選行政長官。《基本法》規定提名程序須包括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現時之共識似乎便是把選舉委員會轉化為提名委員會。

但 現今之選舉委員會只由二十八萬選民選出,並不符合廣泛代表性之要求。香港人怕這小圈子提名委員會只會把主要民間代表篩選出局,所以首要工作應是把選舉委員 會之選民基礎擴大至一個合理的水平,讓香港人感到主要民間代表不會被篩選出局。但中央也害怕一些激進、甚至反共的人當上特首,也害怕太多候選人令變數增 加。假如提名下限設於一百五十人,而提名上限設於二百人,那麼特首候選人只會是六至八位。再加上特首當選必須有過半數選票支持,那麼中央害怕失控之可能性 便會大大減低。

至於普選立法會,二○一○年的政改方案證實了全區比例代表制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全區選舉結果難以一面倒向一方。如果最終 方案是以全區比例代表制替代功能組別的話,那麼二○一六的政改方案必須把現有之五位全區比例代表制產生之議席增加,取消區議會提名之限制和分組點票,那麼 邁向全面普選的方向便更清晰了。這樣一來,香港人不用怕終極普選方案並不符合普及而平等之原則,中央也不用擔心激進政黨一黨獨大壟斷立法會。

當然,缺乏互信可能永遠存在;但中央有莊嚴承諾,港人有強烈訴求,普選這議題始終也要有一個了斷。民間說等不了,民主派說等不了,現在學者也說等不了。香港現正站在社會撕裂和動盪的邊緣,是時候要相信理性分析和政治判斷;因為香港成敗,正在此刻!

Friday, February 15, 2013

春天不是我最喜愛的季節。為什麼?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夏陽、秋葉、冬雪各有特色,但始終覺得春花有點造作,或者應該說是有點俗套。這只是我的偏好,不是什麼大道理。

也 許春節太多繁瑣習俗也是原因之一;從歲晚年夜到元宵佳節,這麼多的事情要做:大掃除、年夜飯、逛花市、開年飯、派紅包、看桃花、賞水仙、貼揮春、吃糕 點……數之不盡!更重要的,是若這些繁瑣習俗做得稍有差池便會被長輩訓戒!你可有這些相近的記憶?有否想過,這樣動不得,那事必要做,疲於奔命,鮮有空 閒,實在有點兒吃不消?所以年輕時,每逢過年便有一走了之的想法。但世俗習慣始終是逃不了的,放假回來後還不是要再做一次?真要命!

想不到 當選議員後,春節更忙個不停。與街坊派揮春、拜早年,過了年還有各種業主法團、委員會、民間機構等等的春茗團拜。不能厚此薄彼,只好逢請必到,逢到必早, 可以說是除了選舉期間,這是每年最忙碌的一段日子!不要誤會,這不是抱怨,只是實說。而事實亦是,對很多群體而言,這也是每年唯一增進溝通的機會。作為從 政者,也不應輕易放過這些機會。

也有幻想過一個靜悄悄的新年會是怎樣的。杜甫有首詩,結尾四句是這樣的:「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如何貴 此重?卻怕有人知。」那種清幽簡潔、不問世事之意境在哪裡尋?也許到了這境界又會覺得寂寞,渴望有一兩知己閒話家常、杯酒共歡!你會問為何我總是只會抱 怨,但我只需要幾日空間透一透氣,便會回復正常,請見諒!恕我俗套一點,也在此與君拜個年,祝新年進步,身體健康!

Thursday, February 07, 2013

敵我矛盾


前陣子劉夢熊引述梁振英在選舉期間曾說:「建制派唐梁之爭是人民內部矛盾,但是我們(建制派)跟泛民主派是敵我矛盾。」一般人認為這句話乃在市民意料之內,不足為奇。但這句話背後的典故和意義,卻也值得一談。

首 先,若梁振英以「我們」來表述他與建制派的關係,相信很多人也認為這只是反映事實。但他與民主派之矛盾,跟建制派與民主派之矛盾,是否可以相提並論卻實在 值得商榷。首先,「敵我矛盾」一詞,出於已故國家主席毛澤東於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發表的一篇名為《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之文章。誰是敵 人?毛主席於文章中說:「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但在同一文章中,他亦說:「人民政 府……同人民群眾之間也有一定的矛盾。這種矛盾包括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領導同被領導之間的矛盾,國家機關某些工 作人員的官僚主義作風同群眾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也是人民內部的一個矛盾。」由此可見,特首與立法會,即人民代表之矛盾,在毛澤東眼裏應算是人民內部矛 盾,而非敵我矛盾。

敵我不分 錯解人民內部矛盾

在同一文章中,毛澤東對人民內部矛盾是否對抗性,也有這樣的看法:「在一般情 況下,人民內部的矛盾不是對抗性的。但是如果處理得不適當,或者失去警覺,麻痹大意,也可能發生對抗……有『左』傾思想的人則把敵我矛盾擴大化,以至把某 些人民內部的矛盾也看做敵我矛盾,把某些本來不是反革命的人也看作反革命。這兩種看法都是錯誤的。」可見若梁振英當真認為民主派與他是處於敵我矛盾,則從 毛澤東的角度來看也是大錯特錯。最後毛澤東在一九三七年八月的《矛盾論》中也曾說過:「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持的方法才能解決。例如……人民大眾和封 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決。」現在香港面對之矛盾,正是近乎封建制度之領導層與廣大人民就香港民主自由等核心價值之矛盾,這種矛盾只有從政制 改革落實《基本法》所承諾之普選制度才有望得以解決。身為行政長官,若不從這個角度去了解和面對這嚴重之憲制和社會問題,不但不智,甚至是思想錯誤、敵我 不分,怎能令社會信服?

梁特首與兩派親疏有別

梁振英有否說過這番話,現在可能還未有確切定論。但從他過往的表現,可見他這種 心態早已形之於行。在選舉期間,從沒與泛民主派公開或私下會面。泛民主派要求他出席不同之選舉論壇,他一概借詞推搪或是索性不回覆。事實是在整個選舉過 程中,他只出席了普選聯在二○一二年初所舉辦之論壇。雖然唐英年和何俊仁早已答應出席該論壇,但梁振英一直推辭當天沒空,直至論壇開始前兩小時才致電我 們,辯稱可以出席。由此可見,他與民主派之關係實乃既冰且冷。上位後,他與建制派多次飯局會面,天南地北談個不停;但與民主派之接觸僅限於《施政報告》諮 詢期間之一些官式會面及近期的早餐會議。親疏之別可見一斑。

當然有人會說,民主派對他步步進逼,天天批評,甚至啟動彈劾機制,梁振英如何與 你們溝通?但客觀地說,民主派與梁振英之對立在於施政立場和政治取態。若一位行政長官認為施政應該求同存異、尋求共識,則更應視與泛民多見面、多溝通,尋 找共通點為首要工作。這正好是顯現他有否容人之量、過人之處的大好機會。抱殘守缺、深化矛盾,實非任何特首應有之態。我懇請行政長官盡快改變思維,在政改 方面與泛民攜手步向普選!

Sunday, February 03, 2013

窈窕淑女

六十年代有位作家曾經說過,世上有兩種女人:女人和漂亮的女人。也有人說過,所有女人也漂亮,分別只在於是外表的漂亮,還是內在的漂亮。罕有地,有些女人內外兼備,不但如此,她們的漂亮更是令人透不過氣!柯德莉夏萍便是這樣的一位女人。

不 知道她是誰?如果你有留意經典電影,你會記得她。她便是電影《金枝玉葉》、《珠光寶氣》裡跳蹦蹦、惹人憐愛的小女孩;她便是《窈窕淑女》中那位從賣花女搖 身一變,變為皇族女士、豔壓群芳的大女孩。她二十周年的死忌也剛剛於上星期靜悄悄地過了。她在這些經典電影的演出,相信很多人至今還回味無窮,但比較鮮為 人知的,是她在電影事業最高峰時轉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出力之事實。她於一九五四年便開始為基金會工作。於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二年間馬不停蹄地到過了非洲、 南美和亞洲。在一九九二年末她獲頒總統自由勳章以表揚她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之工作。幾個月後,她在瑞士故鄉香消玉殞,當時才六十三歲。


很 多從事娛樂或其他事業,有了名氣和財富的知名人士也於事業高峰期轉向致力慈善工作。我一向對這些人致以最大的敬意。原因很簡單,他們,特別是娛樂工作者, 所面對的物質和名譽之引誘比誰也來得排山倒海。從富裕俗套的環境中,毅然抽身做一些造福人群的無償工作,那決定相信比誰也來得不易。


可以說 柯德莉夏萍是我小時候第一位比較熟悉的女演員。她那烏溜溜的眼睛、修長的身形,她那高貴的氣質、優雅之言行,是那麼容易的從眾女明星中鶴立雞群。也正因為 這樣,雖然她的出現對於漫長的電影歷史也可說只是曇花一現,但她那些經典之作卻是永留心中。正如她在《窈窕淑女》中之一經典名曲其中的一句: 「那是多麼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