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泛民主派與北京互不瞅睬已二十多年,這困局何時得以突破?嚴格而言,泛民主派並非對北京不瞅不睬,過往亦有個別人士與聲稱代表北京領導層的個體不時以非官式的會面、交流;但這些只屬個別事件,亦只屬個人關係。這些交流如何得以影響北京的決策亦不得而知。大家也只像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踏出困境之門。
政改方案成功通過,理應代表着北京和泛民的關係解凍。但事實是這樣嗎?記得當時傳媒廣泛描述普選聯到中聯辦討論政改一事為「破冰之旅」,但破了冰後又如何?究竟雙方是否已建立互信和諒解?關係是否踏前了一步,還是了無寸進?有誰說得出?有圈內人解讀,政改方案成功通過,只是雙方權衡厲害後,一個無可奈何的政治交易:北京不願政改再被否決而難以向外交代;民主派也不願政制停滯不前,寸進總比不進為好,才發生議決前四天的戲劇性轉變。現在政改方案通過了,從某程度來看壓力也消除了,這場戲便沒有再演下去的必要,一切回復「正常」,到下一個壓力點再算。
沒人敢說這解讀是否正確,但若是正確,這是極不健康,也可說是可悲的。無論從憲制角度還是政治角度來看,民主派和北京若繼續互不對話,是化解不了特區政制上的深層次矛盾,更不是達致普選應有的政治環境。特區的成立乃得到國家憲法第三十一條之確認。我們的《基本法》亦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設立。香港立法會既是中國一體下之憲制秩序的一部分,為甚麼立法會在國家層面上卻毫無官方地位,與內地的人民代表大會、省市政府,從沒任何官方形式的交流?這是因為泛民主派是立法會的主要成員嗎?泛民主派議員真的這麼可怕?
這陣子北京正一再強調一國之重要性。饒戈平教授和王振民教授最近亦分別訪港,細說在《基本法》下一國主權之重要性。對香港人來說,他們語重心長的解說實在毫無必要。中國在香港行使主權是理所當然的,但這主權之行使亦受憲法之制約,單是強調主權而不談兩制之分野,怎麼落實一國兩制?一國與兩制並非互不相干、暗存矛盾的個別概念。要令一國兩制落實,北京和香港必須共同存在互信、互諒、寬容和忍耐。假若雙方只是各執一詞,這一國兩制之宏願又如何得以實踐?一國之下要實行兩制並不代表任何一制須凌駕於另一制上。相反,要兩制共存,一制必須容忍另一制。如果香港立法會是國家政制架構之一環,便不應存在北京不願與部分立法會成員對話的情況。要尊重一國,便必須同時尊重一國下之民意代表。大家縱有不同意見,一國之下,為何不可通過對話化解矛盾?
也許北京與香港皆有一小撮人不希望兩者之關係解凍。也許這些人不願見到政改成功是希望可以維持既得利益或另有圖謀。要說服這些人並不容易,但只要有破冰之心,有甚麼不可能?我們渴望這大時代早日來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