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自從踢走英國人實行港人治港後,最具爭議的可能是哪位特首在團結港人方面功力最深厚?很多人認為表面上,董建華十年任期未滿便可激發五十萬港人上街,前無來者,應被視為略勝一籌。這些人認為曾蔭權在位七年,幾經艱苦才令二十萬人上街,可說是立見高下。
但亦有知情人士指出這些表面數據背後實有值得商榷之處。何解?因為董建華之成功實有外援力助:當年外有金融風暴,內有沙士疫情,還有二十三條立法,鼓動港人團結上街是比較容易的;相反,曾蔭權不但缺乏外援,社會環境更實是一極大障礙:經濟飛騰、國泰民安,加上派錢三百億等等,對鼓動港人上街均有相當阻力。但不要小看曾蔭權,他對症下藥,單單一個遞補機制已可達到相當效果,何須動用二十三條?老曾的功力與董伯伯實是不遑多讓。
更重要的是,當年董建華單打獨鬥,就算加上一位葉劉淑儀也只是兩人之力。相對之下,曾班子卻極有團隊精神;由曾俊華財政預算案一年復一年持續地激發港人不滿之外,唐英年每有冷場便發表謬論,刺激年青人,再有黃仁龍單挑整個法律界,亦功不可沒。其他局長如林瑞麟、孫明揚、周一嶽、林鄭月娥等更是目標堅定,群策群力,每天努力不懈製造民憤,也是團結港人上街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見,從董建華年代的個別議題推動至曾班子以團隊精神持續迫使港人亢奮,努力至「最後一秒」,效果當然是立竿見影。最後不容忽視的,是董建華於○三年一役後便要借病而退,但曾班子卻還有整整一年時間力創新低,務求尋找支持度最低底線,相信最後功績絕對不會被董建華比下去!最終究竟誰能獨領風騷,看來還未有定論!
1 comment:
mid69kmf51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suprem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