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31, 2011

剛愎自用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與圓桌會成員一席話惹來鋪天蓋地的批評,更有報章以頭版全版反擊,相信這是唐英年始料不及。平心而論,唐司長的發言主旨本是大道理,但他的表達方式、用詞比喻均有頗大問題。他寄語年青人「不要對持相反意見的人動輒口誅筆伐」,這些苦口良言,不要說適用於年青人,就是對從政者而言也不為過。但他接著卻警告年青人「剛愎自用加上勇往直前,最後很易車毁人亡!」暫宜放下理念對錯不談,便是行文用意,已最少犯了兩個錯誤。

首先, 「剛愎自用」與「勇往直前」是褒貶有別的相反詞。第二, 「車毁人亡」用詞實在偏激,更令人聯想到回歸前中英罵戰之非理性指控,是一個極不恰當的比喻。

「剛愎自用」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愎」為任性;「自用」是指自以為是,具貶義,但也有用以正面的說法,如宋?陳摶《心相篇》便有一句: 「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剛愎自用」的對比是「擇善固執」,兩者意思相近,但褒貶之分卻最為強烈不過。得到對方認同,便是擇善固執,說服不了對方,對方便可能是剛愎自用。在現實生活中,這條線有時是很難界定的。也許答案是取決於個人的判決,而從政者最重要的素質是如何判斷是非黑白、如何確立一己應有的政治理念。究竟是擇善固執還是剛愎自用,可能要留待選民或歷史驗證。

以「剛愎自用」描述年青人是否恰當?我家中也有一位八十後,他聽了只是聳一聳肩,表情是:沒有甚麼大不了。社會當然有一股年青、比較偏激的聲音,但撫心自問,有誰年青時不是初生之犢?要擔心的,其實是當權者或從政者之剛愎自用,他們的殺傷力遠比一群無權無勢、手無寸鐵的年青人更大。

最有趣的問題可能是,為何一句話會換來滿城風雨?毫無疑問,這完全是樹大招風所致。唐司長既為下屆特首大熱,他的一言一行必被放在顯微鏡下,為何還會犯了這麼多錯誤?看來唐司長若希望更上一層樓,真的要重整旗鼓,重新上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