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4, 2011

不是敵人的敵人


轉眼又是一年。對民主運動而言,這會是一個新開始嗎?公民黨換屆終於引入一批「新」領導人,他們會否為香港民主運動帶來新契機?黨魁梁家傑上場後,第二天發表了一篇洋洋三千字的就職宣言,一方面細說民主派團結的重要性,一方面又堅稱二○一二政改方案與普選「背道而馳」,令爭取普選「更形渺茫」。新黨魁更揚言要延續五區公投所啟蒙的「新民主運動」。言下之意,是要跟主張對話的溫和民主派劃清界綫,不相為謀。

老是想不通二○一二方案與普選背道而馳這說法的理據何在?若說二○一二方案非普選方案,那當然是對的。但一個步向全民投票的政改方案,怎可說會令普選機會「更形渺茫」?往後繼續爭取,是人為和決心問題,為何要質疑溫和民主派的行為和決心?最令人痛心的,是政改反對派背後那種不屑同流合污的心態。華叔屍骨未寒,但網上和媒體的嘲笑辱罵卻似乎自五區公投以來從未間斷。公社兩黨當然會說他們管不了這些不負責任的言論,但他們有否想過,他們的一句好言相勸,遠勝溫和民主派的百辭自辯?也許公社兩黨聽到、看到這些惡意攻擊有點心中涼快、樂見其成之感;但他們有否想過,民主運動到了這田地還有何團結可言?

嘲笑辱罵從未間斷

也許政改反對派要嚴肅反思,向自己、向民主派、向香港人交代幾點根本性的問題,就他們的立場作出一些對爭取普選清晰明確的政治論述:

一、他們是否接受人大常委會於○七年訂下的普選時間表及相關之決定?如不接受,港人應從哪種途徑推翻這決定?推翻後,如何逼使中央、港府及盤據功能組別的政治勢力自願放棄既得利益?假如接受,於二○一二,他們有甚麼政改方案可在決定框架下爭取最大的民主進程,及如何說服中央、港府和建制派接受該方案?若他們已有方案,為何不提出來?

二、他們既然就二○一二不願提出任何政改方案,是否由始至終唯一的爭取策略是逼令政改方案再一次原地踏步?達到了這目的後,港人應如何在餘下的兩年、十年爭取普選?假如不成功的話,是否於二○一六、二○二○繼續不斷否決政改方案,直至中央俯首稱臣為止?假如不是,二○ 一二後爭取普選的策略又是甚麼?

三、他們心目中有否一套普選方案可令今天的政治既得利益者願意接受普選的來臨?假如功能組別的政治力量不願接受這普選方案。他們會以甚麼方法逼使這些在社會有影響力的小圈子權貴就範?為何認為自己不提出方案可以逼使中央提出一套自己滿意的方案?

非為選票化友為敵之時

從政者的責任是帶領市民走向普選;但任何政治領袖亦有責任不時反思他為市民定下的方向是否正確,眼前的路是否行得通?鬥爭二十多年,萬眾一心的民主派也了無寸進,為甚麼有人會認為四分五裂、互相仇視的民主派會為市民帶來新希望?這是甚麼邏輯?甚麼原則?甚麼視野?華叔的去世,令我深深感受到人生苦短。這不是閉門稱王、自我陶醉,或為了選票、為了面子而化友為敵的時候。堅信民主的人為何不能包容接納不同之意見和策略?民主運動的敵人本已是太多了,為甚麼還要自斷一臂,把不是敵人的同路者視作敵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