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行動至今已
個多月,也進入了進退兩難之地。同學們、佔中三子和民間團體不約而同倡議泛民主派重施故技,再來一次總辭,藉以延續整個抗爭運動。平心而論,一○年的五區
總辭不算失敗,也難以說是成功;得來的結果只是泛民分裂,激進派抬頭,再捲土重來對爭取真普選、對泛民會帶來甚麼影響?
先從數字上看看。○八年立法會選舉,泛民總得票數為八十四萬五千九百二十六票,比非泛民得票整整多出十七萬六千三百七十六票。但一○年的五區總辭,泛民總 得票數卻只得四十六萬四千五百六十一票,就算撇除了新增的選民,泛民也流失了差不多近一半選票。這代表了最少有四成多的泛民支持者並不認同五區公投之舉。
佔領運動流失支持者
到了一二 年立法會選舉,泛民的總得票數是九十七萬四千六百二十一票,比非泛民只多了七萬八千八百八十二票。換言之,新增選民後,泛民與非泛民的票數差距整 整縮窄了一半。在超級區議會選舉方面,泛民與建制的票數更是非常接近。泛民的總得票數為八十萬七千四百八十票,比非泛民僅僅多出二萬三千零八十八票。 從這些數字可得出幾個結論:一、泛民與非泛民票數在五區總辭後已變得非常接近,超級區議會選舉之成敗更是只取決於一兩萬票;二、泛民希望總辭後可把得票率 推近一百萬,更幾乎絕無可能。
以上的數字還沒有考慮到以下幾點:首先,佔領行動可謂哄動一時,亦有數以萬計的市民 上街支持,但這些市民差不多肯定絕大多數 是堅實的民主派支持者,亦可能是一○年五區總辭支持者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從種種迹象可見,佔領運動也同時流失了不少民主派的支持者,特別是一些專業和中 產人士。只要稍為留心網上或不同通訊群組便可見到有相當數目的民主派支持者,對泛民在這場運動中的表現感到憤慨和失望。簡單而言,實在看不見泛民在新一輪 選舉中有甚麼增加票源的機會,反而可能直接影響到泛民在建制中的政治力量。
這不是說若有總辭,泛民會輸掉選舉。有幾個因素我們必須考慮:一、幾乎可以肯定建制派會「冷待」補選,所以泛 民可說是「必勝」。但同時要留意的,是特區政府在補選上有頗大選擇補選日期的空間;要把補選日期拖至政改投票之後絕非無可能。這樣的安排不會令政改更容易 獲得通過,但卻可以完全消除了變相公投的政治效果。二、在這四至六個月期間,泛民失去了分組點票的否決權,議會可以有翻天覆地的轉變。一五年區選及一六年 立會選舉更可能進一步受到挫敗。
公投」議題難定案
變 相公投的議題也是重要考慮之一。若然議題是要推翻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或公民提名,對頭腦清醒、行事務實的香港人可能議題完全缺乏吸引力。六月二十二日的電子 公投結果不是很清楚嗎?若在建制派冷待下投票人數不足八十萬,如何是好?若補選在政改決議之後,無論議題是甚麼也更沒意義,投票率可能更低!假若議題是要 否決政改方案,一眾二十三位泛民議員早已公開承諾,簽下「生死狀」,決意否決政改方案,再來一次公投又似乎是多此一舉!假若是為了佔領運動可以退場,公投 的日子又實在太遠,對退場根本起不了甚麼作用。 所以無論從數據分析或客觀情況來判斷,任何形式的總辭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可能給了特區政府和建制派一個批評泛民浪費公帑之機會。
當 然,以上只是從一個 理性、客觀的角度來探討總辭這問題。我們要明白倡議總辭的人從來也不是從這角度出發。相反,他們的目標是推動民情,延續抗爭運動。對他們來說,甚麼數據和 分析也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在這佔領運動正處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之際,對他們來說,總辭可能只是一個轉移視綫,延續抗爭運動的選擇!
先從數字上看看。○八年立法會選舉,泛民總得票數為八十四萬五千九百二十六票,比非泛民得票整整多出十七萬六千三百七十六票。但一○年的五區總辭,泛民總 得票數卻只得四十六萬四千五百六十一票,就算撇除了新增的選民,泛民也流失了差不多近一半選票。這代表了最少有四成多的泛民支持者並不認同五區公投之舉。
佔領運動流失支持者
到了一二 年立法會選舉,泛民的總得票數是九十七萬四千六百二十一票,比非泛民只多了七萬八千八百八十二票。換言之,新增選民後,泛民與非泛民的票數差距整 整縮窄了一半。在超級區議會選舉方面,泛民與建制的票數更是非常接近。泛民的總得票數為八十萬七千四百八十票,比非泛民僅僅多出二萬三千零八十八票。 從這些數字可得出幾個結論:一、泛民與非泛民票數在五區總辭後已變得非常接近,超級區議會選舉之成敗更是只取決於一兩萬票;二、泛民希望總辭後可把得票率 推近一百萬,更幾乎絕無可能。
以上的數字還沒有考慮到以下幾點:首先,佔領行動可謂哄動一時,亦有數以萬計的市民 上街支持,但這些市民差不多肯定絕大多數 是堅實的民主派支持者,亦可能是一○年五區總辭支持者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從種種迹象可見,佔領運動也同時流失了不少民主派的支持者,特別是一些專業和中 產人士。只要稍為留心網上或不同通訊群組便可見到有相當數目的民主派支持者,對泛民在這場運動中的表現感到憤慨和失望。簡單而言,實在看不見泛民在新一輪 選舉中有甚麼增加票源的機會,反而可能直接影響到泛民在建制中的政治力量。
這不是說若有總辭,泛民會輸掉選舉。有幾個因素我們必須考慮:一、幾乎可以肯定建制派會「冷待」補選,所以泛 民可說是「必勝」。但同時要留意的,是特區政府在補選上有頗大選擇補選日期的空間;要把補選日期拖至政改投票之後絕非無可能。這樣的安排不會令政改更容易 獲得通過,但卻可以完全消除了變相公投的政治效果。二、在這四至六個月期間,泛民失去了分組點票的否決權,議會可以有翻天覆地的轉變。一五年區選及一六年 立會選舉更可能進一步受到挫敗。
公投」議題難定案
變 相公投的議題也是重要考慮之一。若然議題是要推翻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或公民提名,對頭腦清醒、行事務實的香港人可能議題完全缺乏吸引力。六月二十二日的電子 公投結果不是很清楚嗎?若在建制派冷待下投票人數不足八十萬,如何是好?若補選在政改決議之後,無論議題是甚麼也更沒意義,投票率可能更低!假若議題是要 否決政改方案,一眾二十三位泛民議員早已公開承諾,簽下「生死狀」,決意否決政改方案,再來一次公投又似乎是多此一舉!假若是為了佔領運動可以退場,公投 的日子又實在太遠,對退場根本起不了甚麼作用。 所以無論從數據分析或客觀情況來判斷,任何形式的總辭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可能給了特區政府和建制派一個批評泛民浪費公帑之機會。
當 然,以上只是從一個 理性、客觀的角度來探討總辭這問題。我們要明白倡議總辭的人從來也不是從這角度出發。相反,他們的目標是推動民情,延續抗爭運動。對他們來說,甚麼數據和 分析也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在這佔領運動正處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之際,對他們來說,總辭可能只是一個轉移視綫,延續抗爭運動的選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