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1, 2015

醍醐花見

與太太跑到京都看紅葉,不只一位香港人對我笑著說:「不當議員,到這裡散散心,輕鬆一下也是好的!」無官一身輕,心情確是輕鬆。到京都觀賞紅葉必到景點之一當然是醍醐寺。到了門前,看著「醍醐寺」三個字忽有奇想:為何以此為名?
返回酒店,趕忙查一查、看一看,究竟為何這中國古詞會在日本京都出現?醍醐寺建於公元八百七十四年,即貞觀十六年,因十六世紀日本開國功臣豐臣秀吉在此舉行「
醍醐花見」而成為歷史逸事;當年談的是欣賞櫻花,但醍醐寺的紅葉亦是名聞全國。到了六十年代,醍醐寺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回看「醍醐」一詞,最早可追溯至唐朝詩人顧況之作品《行路難》:「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而此說又出自佛經《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意思是說佛學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或受到啟發,令人隨之舒適涼快。

再翻查顧況生平,似乎是生於開元十三年(725年)至元和九年(814年) 。《維摩詰經講經文》之最早漢文版本出於三國時代,但最具影響力之版本,則出自唐玄奘手筆,而唐玄奘正生於公元六○二至六六四年。這時序似乎與醍醐寺之興建相當吻合,但這用語如何於不足百年間由中國傳到日本卻不得而知;相信這與佛教傳入日本有相當直接關係。

辭職、退黨、跑到京都賞花,心情豁然開朗,確有點醍醐灌頂之感。跑到這裡欣賞紅葉,他鄉遇故人,更是難得機緣巧合;特別是那些為我鼓勵打氣的人說得對:放下議會包袱,清一清腦袋,高瞻遠望,在這一刻確實是恰當不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