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6, 2015

也談區選啟示

政改被否決後第一次大型選舉落幕,結果表面上似是出人意表,但事實是差不多所有變化皆有迹可尋。第一個「出人意表」的結果是民主派不但未如梁振英所言「票債票償」,被選民踢走,反而無論在選票上、議席上均有進帳,令很多建制中人暗地問:「究竟發生了甚麼事?」答案是,儘管港人對佔領行動普遍感到不滿,但港人始終心向民主,縱是不滿,也只是劍指一眾「領導」佔領的政客,而這種不滿始終不及對梁振英管治之不滿;加上選舉前之鉛水事件、張曉明的「超然」論、劉兆佳的絕不妥協論,以致選舉前一天袁國強司長公開說甚麼「一地兩檢無可避免必須涉及內地執法人員在港執法」,這些都是直接挑戰港人最關心的核心價值及一國兩制是否被蠶蝕的問題,民主派支持者怎會不傾巢而出,把投票率推高至回歸以來最高?

這邊廂,民主派又搔首皺眉:為何高投票率下,幾位「重量級」政治人物卻被拉下馬?他們不明白這是建制派選舉機器重點出擊的結果。明顯地,建制派選舉機器的目標是要盡量削弱民主派於超級區議員選舉之實力。這策略上一屆區選已如是,今屆更運作得成熟周全,一眾頭號人物怎能倖免?但資源皆放在幾個重點選區中,其他建制派二、三綫人物自然出現被偷襲成功的機會,所以整體結果並不奇怪,日後選舉亦肯定會有同樣情況出現。

人心思變 寄望年輕人 

又有人說,最少有八名「傘兵」成功突圍當選,是否代表佔領運動重得民心?這又有點大驚小怪。首先,一眾「傘兵」並非一二綫領導人物,有些更避談「佔領運動」,甚至不承認自己是「傘兵」;更有調查顯示近五成人根本誰是「傘兵」也弄不清,或不願知,所以重要的是人心思變,既然主流民主派毫無改變迹象,那麼只好寄望年輕人,希望他們能為社區做一點實事。這才是所謂「傘兵效應」之真正原因。

「第三條路」立場不清

從「民主思路」的角度看,最重要的問題是:今次選舉結果對走出「第三條路」有甚麼影響?參選者中只有兩位候選人聲稱是「第三條路」的支持者;我當然是說黃成智和林作。可惜二人對甚麼是「第三條路」或「溫和政治」均立場不清。他倆,特別是林作,不論是抹黑或誤解,已被成功地套上了建制派「B隊」的帽子。明顯地,這場選舉除了重民生外,政治味道亦非常濃厚,這亦是為何一眾「傘兵」得以在毫無地區工作政績可言下也可順利當選的原因。在這黑白分明的政治氣氛下,缺乏一套詳盡清晰,有說服力的論述,單喊着「第三條路」口號而參選,成效由開始一天已存疑。無論如何,黃成智是身經百戰之前議員,林作只是一位剛唸完書的大律師,從任何角度也不應相提並論,硬把他倆籠統地說成「第三條路」的失敗者,實是不公平。

事實是,「傘兵」也好,傳統民主派也好,彼此間之政治理念雖屬同一光譜,但實有一定距離的相差。從一些毫無地區工作經驗的年輕人當選來看,很難解說這不是選民的一種觀感上或政治上的選擇和表態。這種心態到了明年立會選舉,會否仍能轉化為一種投票意欲始終是一個問號。

來年泛民肯定損失了幾位高知名度、具實力的超級區議員人選,加上整體理念不一,政改否決權可能危在旦夕;相比「中間路綫」能否突圍而出,前者之憂慮可能是更為逼切、更為重要。但任何從政者均應有迎難而上的準備;大家還是繼續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