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先生先以「賣樓養母」來回應被傳偷步賣樓之說,再以妻子為盾來逃避行賄之嫌,一
時令社會側目。可惜三天三說法,表現實在難以令人置信。奈何一眾高官及部分社會人士還一本正經地說,在沒有干犯刑事罪行之證據前,應放林奮強一馬,讓他
「放假靜思」。這種說法着實在令人震驚。試想想,莫說是高官或議員,便是專業人士如律師、醫生或會計師,若是誠信或專業操守出了問題,就算沒有干犯刑法,
仍須受到懲處,甚或除牌。難道行會成員之公眾責任還比不上專業人士?更重要的是,「放假靜思」的現實效果是避開了傳媒,淡化了群情,是逃避責任的典型手
法。
掌行政決策力 誠信攸關
我看大家有必要弄清楚行會在特區的憲制秩序下,有着怎樣的地位。首先,行會是特區最高行政決策機 構。《基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第五十六條更清楚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由行政長官主持。 行政長官在作出重要決策、向立法會提交法案、制定附屬法規和解散立法會前,須徵詢行政會議的意見…… 行政長官如不採納行政會議多數成員的意見,應將具體理由記錄在案。」若這最高行政決策機構之成員誠信出了問題,如何不令社會膽戰心驚?
再 者,相比於一眾局長而言,行會成員是決策權力中心之骨幹,他們所接觸的敏感資料遠比個別局長為廣闊和全面。這是因為個別局長一般只會出席參與討論與他們相 關之議題;他們可接觸的機密文件亦只局限於他們所負責之範疇。坐擁這些敏感資料的非官守行會成員若誠信出了問題,你說後果是否不敢想像?
再 其次,局長推動政策皆在決策之後,其間之所有討論皆於陽光下進行,受立法會及公衆監察;但行政會議之運作是絕對見不得光的。在醞釀期間,甚麼人說了甚麼 話,如何影響政策均沒任何監察機制,也極可能是鮮為人知。若參與者誠信有問題致令政策失誤,或有利益衝突,嚴重性實比局長有誠信問題過之而無不及!
抱殘守缺 影響行會功能
殖 民地時代,行政會議是港督之最高諮詢機構。港英政府施政鮮有失誤之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不同聲音得以在醞釀期影響決策過程,行會才切實發揮了把握社會脈搏之 重要責任。可惜回歸後之行會只淪為特首的私人俱樂部,行會成員之任命多是取決於獎勵親信,建立門戶之舉,異見者更是一律被拒諸門外。在只有一家之言的環境 下,政策出台後才發覺社會群起反對,為時已晚。
本身已有缺乏認受性之先天不足,加上未能準確掌握民情,更令特區施政寸步難行。若行政長官還以私人喜好或面子問題而保親護短,那麼行會之憲制功能便更蕩然無存了。
這種抱殘守缺之心態其實是極不尊重行會之憲制地位的表現。問題關鍵不在乎一位成員之去留,而是整個制度是否健全及如何補救。以有否干犯刑事罪行作為行會成員之誠信操守界限,實是愚不可及!
掌行政決策力 誠信攸關
我看大家有必要弄清楚行會在特區的憲制秩序下,有着怎樣的地位。首先,行會是特區最高行政決策機 構。《基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第五十六條更清楚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由行政長官主持。 行政長官在作出重要決策、向立法會提交法案、制定附屬法規和解散立法會前,須徵詢行政會議的意見…… 行政長官如不採納行政會議多數成員的意見,應將具體理由記錄在案。」若這最高行政決策機構之成員誠信出了問題,如何不令社會膽戰心驚?
再 者,相比於一眾局長而言,行會成員是決策權力中心之骨幹,他們所接觸的敏感資料遠比個別局長為廣闊和全面。這是因為個別局長一般只會出席參與討論與他們相 關之議題;他們可接觸的機密文件亦只局限於他們所負責之範疇。坐擁這些敏感資料的非官守行會成員若誠信出了問題,你說後果是否不敢想像?
再 其次,局長推動政策皆在決策之後,其間之所有討論皆於陽光下進行,受立法會及公衆監察;但行政會議之運作是絕對見不得光的。在醞釀期間,甚麼人說了甚麼 話,如何影響政策均沒任何監察機制,也極可能是鮮為人知。若參與者誠信有問題致令政策失誤,或有利益衝突,嚴重性實比局長有誠信問題過之而無不及!
抱殘守缺 影響行會功能
殖 民地時代,行政會議是港督之最高諮詢機構。港英政府施政鮮有失誤之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不同聲音得以在醞釀期影響決策過程,行會才切實發揮了把握社會脈搏之 重要責任。可惜回歸後之行會只淪為特首的私人俱樂部,行會成員之任命多是取決於獎勵親信,建立門戶之舉,異見者更是一律被拒諸門外。在只有一家之言的環境 下,政策出台後才發覺社會群起反對,為時已晚。
本身已有缺乏認受性之先天不足,加上未能準確掌握民情,更令特區施政寸步難行。若行政長官還以私人喜好或面子問題而保親護短,那麼行會之憲制功能便更蕩然無存了。
這種抱殘守缺之心態其實是極不尊重行會之憲制地位的表現。問題關鍵不在乎一位成員之去留,而是整個制度是否健全及如何補救。以有否干犯刑事罪行作為行會成員之誠信操守界限,實是愚不可及!
2 comments:
This is a classical case of Mainland style of governance introduce into H K. Exco became a private club of the CE's cronies. I think after the 18th NPC, Beijing is further tightening H K. Look at the comments now on the judiciary and academic research. As told by my Mainland contact recently to me: You have already had 15 years of getting used to China, adapt. The end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s in sight.
The problems of CY Leung's administration are: lack of talented people, lack of diversified base, people whose ethical standard or conflict of interest questionable. Primarily, CY Leung is not popularly elected and perceived as a running dog for China. Any frustration of the every man in the street is projected into CY Leung.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