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十
一年議會生涯體現了怎樣的特區政治生態?我毫不猶豫地回答:「Soundbite政治正主導着我們的政治生態!」沒錯!差不多進入議會第一天,便有人對我
說:「議會中有兩位soundbite王:張文光與李卓人!」天真的我,當時不知道甚麼叫soundbite,後來有人跟我解釋,soundbite是吸
引傳媒的「精句」;言論有soundbite,便可天天見報,日日曝光,乃議員夢寐以求也!
製造不必要爭拗
甚麼叫 soundbite?沒有人能給我一個確切的翻譯或定義。有人說,soundbite是「精句」;但精句是正面的,這十一年來看到的、聽到的,很多時候卻 只是一些嘩眾取寵的口號,更有愈來愈低級趣味、愈來愈幾近市井的「精句」。我不覺得「精句」是貼切的翻譯,但正面也好,負面也好,議員們還是醉心於如何編創一 些別開生面的soundbite,反而像是弄不清soundbite背後的意義是在於見報曝光,還是宣揚政治理念、為民除難解困?
這還不是最 大問題。最大問題是這些爭取曝光的「精句」,往往也是製造不必要的誤解和爭拗之根源。你說甚麼「超然地位」,我便還你一句「土皇帝、無皇管」;你談甚麼 「拒赤化」,我便回贈一句「去殖民化」!也不用深究你我真正想說的是甚麼,總之傳媒爭相報道,大家禮尚往來,便盡了從政者的責任,不亦樂乎。
我 明白這是時代改變所然。今天的社會生活節奏實在太快,資訊實在太發達;每天各媒體上,充塞着太多各方面的第一手訊息,我們漸漸覺得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 仔細研究甚麼理論、甚麼意思;更莫論訊息的上文下理、背後的前因後果。一句好的soundbite,一夜之間可以爭取到數以萬計的like和分享,社會都在討論甚麼 「超然地位」、怎樣「去殖民化」,卻沒有人知道對方,或自己究竟在說甚麼、想要甚麼?這便是今天的soundbite政治。這究竟是年輕人文化,還是互聯 網文化所致,實在也弄不清楚,總之大家爭相效尤,錯不了。
把問題說清楚更有建設性
也許這世紀已不再是促膝談心、煮酒論英雄的 年代了。甚麼溝通對話實在太花時間,也不見得有甚麼吸引力。一句soundbite便可橫行無忌,贏得掌聲處處,幹麼要花時間說個清楚明白?只是似乎沒人 留意到,賺回來的時間都放在社會內耗和政治爭拗上,確實有點可惜,也不見得真正好處在哪裏。
雖然傳媒,特別是電子傳媒,責任也確實不少,但把這一 切都算在傳媒頭上卻像有點不公平。在這商業社會裏,分秒必爭,可以把訊息濃縮至幾個字、十多秒,便可把更多的時間轉化為賺錢的機會。但從另一角度而言,如 果從政者不刻意去創造soundbite,傳媒也沒辦法。多花少少時間把問題說清楚,始終比因為一個soundbite爭拗數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更為有建 設性。只不過要把問題說清楚,從政者便要多作思考,多點理解問題所在、真理所在。我們有沒有這麼多願意思考的從政者,那又是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可能 只是一個供求問題。市民沒心機去理解問題所在,有一個好的soundbite便算是有答案了;「土皇帝」便是「土皇帝」,「去殖民化」便是「去殖民化」, 不用求其甚解,便可以專注其他的事,有何不妥?要創立優質民主,確實不易!
製造不必要爭拗
甚麼叫 soundbite?沒有人能給我一個確切的翻譯或定義。有人說,soundbite是「精句」;但精句是正面的,這十一年來看到的、聽到的,很多時候卻 只是一些嘩眾取寵的口號,更有愈來愈低級趣味、愈來愈幾近市井的「精句」。我不覺得「精句」是貼切的翻譯,但正面也好,負面也好,議員們還是醉心於如何編創一 些別開生面的soundbite,反而像是弄不清soundbite背後的意義是在於見報曝光,還是宣揚政治理念、為民除難解困?
這還不是最 大問題。最大問題是這些爭取曝光的「精句」,往往也是製造不必要的誤解和爭拗之根源。你說甚麼「超然地位」,我便還你一句「土皇帝、無皇管」;你談甚麼 「拒赤化」,我便回贈一句「去殖民化」!也不用深究你我真正想說的是甚麼,總之傳媒爭相報道,大家禮尚往來,便盡了從政者的責任,不亦樂乎。
我 明白這是時代改變所然。今天的社會生活節奏實在太快,資訊實在太發達;每天各媒體上,充塞着太多各方面的第一手訊息,我們漸漸覺得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 仔細研究甚麼理論、甚麼意思;更莫論訊息的上文下理、背後的前因後果。一句好的soundbite,一夜之間可以爭取到數以萬計的like和分享,社會都在討論甚麼 「超然地位」、怎樣「去殖民化」,卻沒有人知道對方,或自己究竟在說甚麼、想要甚麼?這便是今天的soundbite政治。這究竟是年輕人文化,還是互聯 網文化所致,實在也弄不清楚,總之大家爭相效尤,錯不了。
把問題說清楚更有建設性
也許這世紀已不再是促膝談心、煮酒論英雄的 年代了。甚麼溝通對話實在太花時間,也不見得有甚麼吸引力。一句soundbite便可橫行無忌,贏得掌聲處處,幹麼要花時間說個清楚明白?只是似乎沒人 留意到,賺回來的時間都放在社會內耗和政治爭拗上,確實有點可惜,也不見得真正好處在哪裏。
雖然傳媒,特別是電子傳媒,責任也確實不少,但把這一 切都算在傳媒頭上卻像有點不公平。在這商業社會裏,分秒必爭,可以把訊息濃縮至幾個字、十多秒,便可把更多的時間轉化為賺錢的機會。但從另一角度而言,如 果從政者不刻意去創造soundbite,傳媒也沒辦法。多花少少時間把問題說清楚,始終比因為一個soundbite爭拗數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更為有建 設性。只不過要把問題說清楚,從政者便要多作思考,多點理解問題所在、真理所在。我們有沒有這麼多願意思考的從政者,那又是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可能 只是一個供求問題。市民沒心機去理解問題所在,有一個好的soundbite便算是有答案了;「土皇帝」便是「土皇帝」,「去殖民化」便是「去殖民化」, 不用求其甚解,便可以專注其他的事,有何不妥?要創立優質民主,確實不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